教资笔试科一+科二,记住这些知识点!

  今年下半年教资考试提前了!在这里要提醒大家,年年都有大批69分选手,距离合格就是那么一步之遥,提前备考才能有备无患!小编来跟大家整理一波必背知识点!赶紧背下来!

  01

  《综合素质》

  1.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是每个人能够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注重少数人的发展。

  材料中的体现:

  正面:关注所有学生、一个都不少、不带有色眼镜、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反面:只关注一部分成绩好、家境好或自己喜欢的学生;不让成绩差的学生参加考试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品德、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各个方面的发展。

  材料中的体现:

  正面:德智体美劳并重、动手+动脑、主科+副科、特长+品德、成绩+品德

  反面:教师只关注学生的成绩,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占用音、体、美上课时间补习语数外;教师把学生看作容器,灌输知识。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和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做到因材施教。

  材料中的体现:

  正面:关注到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特长,因材施教,长善救失,取长补短,自主探究、发现,允许质疑、创新

  反面:教师忽视学生的独特之处,用同一方法教育所有学生;教师用统一标准来衡量所有学生,检验其是否合格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教师在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同时,还要改变那种只重视教授书本知识、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

  材料中的体现:

  正面:不照本宣科、鼓励学生大胆发现、尊重学生的新想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实践中掌握知识、带学生走出教师上课

  反面:教师用标准答案衡量学生创作的作品;教师打压学生新颖的想法,扼杀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只传授理论知识,不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遵循规律

  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相信有潜力

  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容错

  (2)学生是独特的人。

  ①学生是完整的人——完人

  ②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因材施教

  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换位思考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①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尊重学生的意见

  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③学生是责权的主体——保护学生的权利

  3.新课程下的教师观

  (1)现代教师角色转换

   ①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现代教师角色转换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关键词:教书(启发、诱导);育人(道德、心理)

   ②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化课程建设者和开发者

关键词:编写教材,自制教具,优化课程

   ③教师要将“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

关键词:研究教育教学问题、撰写研究论文

   ④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型的教师;

关键词:走出学校、走进社区

  (2)教师职业行为的转变

   ①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②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③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④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不违法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关键词:奉献、认真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关键词:全体学生、严慈相济、爱学生身心

  (4)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关键词: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品德创新、全面发展、不唯分数论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以身作则、尊重同事家长、廉洁从教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关键词:坚持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02

  《教育知识与能力》

  主观题考点:

  1.20世纪后现代教育的发展特征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的现代化。                

  (6)教育的信息化。

  (7)教育的全球化。

  (8)教育的个性化。

  2.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发展水平

  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②生产力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③生产力制约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经济功能

  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③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3.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4.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5. 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1)教育是有目的。

  无目的的偶然影响不是教育,例如孩子偶然把手伸到火苗上被灼烧,由此孩子知道“火是危险的”。

  (2)培养的对象是人。

  动物的学习活动不属于教育现象。例如:幼猴学跳跃,母鸡带小鸡。

  (3)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

  人的先天本能不是教育,例如新生儿吮吸、膝跳反射。教育通过社会经验的传递,使受教育者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发生改变,这是教育和其他社会活动的基本区别。

  6.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决定教育目的性质和思想道德内容

  (2)决定受教育权

  (3)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4)决定教育体制

  7. 影响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因素⭐ 简答题

  (1)遗传—— 生理前提、物质前提

  (2)环境——现实基础 孟母三迁、外部客观条件

  (3)主观能动性——决定因素,人的身心发展

  (4)学校教育——主导因素

  8. 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和创造性

  (2)主体性和示范性

  (3)延续性和广延性

  (4)时间和空间长期性和间接性

  (5)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