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教材简介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教材概要介绍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深入地理解考试所查的重点难点、全面把握考试命题方向,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网特组织相关专家严格依照《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在认真总结近年来各地教师资格考试特点的基础上,精心推荐本教材《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
  精彩书摘:
  3.从被动到主动
  (1)从无意到有意。在儿童心理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年龄越小,无意注意、无意识记、无意想象所占的地位就越重要。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经验的不断丰富,儿童对自身的调控能力有了提高,有意注意、有意识记和有意想象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儿童年龄越小,生理方面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制约性就越强。如刚出生几个月的婴儿,情绪是否快乐和不安,主要取决于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又如同样一种学习在幼儿期年龄越小的孩子,学的就越慢,用的学习时间也越长,因为年龄越小,儿童注意的时间越短。随着年龄增长,儿童注意力开始增强,主动调节自己的能力也随之增强,生理制约作用也就逐渐减弱。
  4.对事物的态度由不稳定到稳定
  最初,儿童心理活动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是零散的,心理活动很容易因情境的影响而改变。例如,7、8个月的儿童离开妈妈时,哭得很伤心,当妈妈的身影刚刚消失,别人给他一个新鲜的玩具,他立即会破涕为笑。以后儿童在各种活动中心理活动逐渐地组织起来,形成了一定的系统,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这种心理稳定性对儿童个性的形成是完全必要的。如有的儿童喜欢玩“变形金刚”,在一段时间内,他会把兴趣和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变形金刚”上。
  总之,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伴随着相应环境的作用,更具适应性、组织性、有效性和复杂性。
  四、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从3岁到6岁,是进入小学之前的时期,故称为学前期,又因为这是进入幼JLN的时期所以又称为幼儿期。从儿童心理发展看,1~3岁,高级的心理过程逐渐出现,是各种心理活动发展齐全的时期,而3~6岁,则是心理活动系统的奠基时期,是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在这3年里,心理发展也较迅速,每年有新的特点。
  ……
  《保教知识与能力》共分七个模块分别是:学前儿童发展、学前教育原理、生活指导、环境创设、游戏活动的指导、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等内容。本书既适用于参加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的幼儿园教师资格申请者,又可用做幼儿园教师培训教材。

  相关阅读: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教材介绍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教材介绍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材介绍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