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2013年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B》预测题及答案(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因材施教,发展每个学生特长属于教师的哪一角色要求?【】
A.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B.行为规范的示范者
C.心理辅导员
D.班集体活动的领导者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称为【】
A.模象直观
B.实物直观
C.言语直观
D.想象直观
3.不属予学习策略定义的观点是【】
A.学习策略是具体的学习方法或技能
B.学习策略是一切学习活动的指导
C.学习策略是学习的调节和控制技能
D.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与学习的调节与控制的有机统一体
4.根据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一个10岁的儿童属于认知的【】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5.狭义的知识是【】
A.概念、公式、定理等
B.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经验、技能、技巧、能力等
C.能贮存在语言、文字符号或言语、活动中的信息或意义
D.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一切信息及其组织
6.桑代克进行的著名迷箱实验所用的实验对象是【】
A.白鼠
B.狗
C.猴子
D.猫
7.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和阻碍作用,被称为【】
A.正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8.根据对竞争利弊的分析,我们认为,有利于集体主义的培养,也是学校教育所应该推崇的是【】
A.群体内竞争
B.群体间竞争
C.个人间竞争
D.个人与群体竞争
9.学习者利用原有知识获得了新知识和解决了新问题的迁移属于【】
A.逆向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正迁移
10.创造力的核心和基础是【】
A.智力
B.知识
C.技能
D.创造性思维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下列属于正迁移的是【】
A.数学审题技能的掌握对物理、化学审题的影响
B.受在学校爱护公物的言行影响在校外规范自己的行为
C.外语学习中,词汇的掌握对阅读的影响
D.学习汉语字母发音对英语字母发音的影响
E.举一反三
12.布鲁纳认为学习新知识过程的具体环节包括【】
A.新知识的获得
B.知识的转化
C.对知识的评价
D.知识的储存
E.知识的呈现
13.国内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主要表现在【】
A.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
B.配置计算机辅助教学设备
C.开发设计教学软件
D.进行CAI学术交流
E.培训教师掌握计算机知识
14.教师获得威信的基本条件是【】
A.具有高尚的思想
B.师生平等交往
C.知识渊博
D.良好的第一印象
E.高超的教育和教学艺术
15.特殊儿童分为问题儿童和_________的残疾儿童。【】
A.感官残疾
B.肢体残疾
C.语言残疾
D.病残
E.智力残疾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的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6.奥苏贝尔明确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________。
17.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思想的教育家是________。
18.斯腾伯格提出的智力培养方案是________。
19.在学习了“三角形”之后又学习“直角三角形’属于________。
20.学生学习是为了改变自己在班集体中的排名,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________。

四、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判断正误,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改正错误。
21.加涅提倡“为学习而教学”。【】
22.心理健康教育的非指示性原则说明教育者应充当参谋角色而不是决断角色。【】
23.品行不良问题主要出现在青年期。【】
24.为了突出学习材料的本质特征,教师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采用“变式”来呈现学习材料。【】
25.在操作条件作用中,强化物出现在反应之前,并引起反应。【】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述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7.简述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
28.简要论述创造力的培养原则。
29.简要论述品德心理结构的特征。
30.简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意义。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小题10分,第32小题15分,共25分)
31.论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般技巧和具体技巧。
32.结合实际,论述促进程序性知识学习的教学策略。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A】[解析]教师应该充当的是指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这一角色要求:首先,教师指导学生去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指导学生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学习并发展各种能力,从而保证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能不断扩充知识;其次,教师要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动机,要为学生提供支架。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既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因材施教,发展每个学生的特长。
2.【A】[解析]模象直观是以事物的模拟性形象作为对象的直观活动。
3.【B】[解析]学习策略的定义,概括起来有下面三种观点:学习策略是具体的学习方法或技能,学习策略是学习的调节和控制技能,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与学习的调节与控制的有机统一体。
4.【C】[解析]根据儿童在发展过程所表现出来的特点,皮亚杰提出儿童的认知发展要经过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四个由低到高、顺序不变的发展阶段。
5.【C】[解析]狭义的知识,也就是我们传统理解中的知识,一般仅指能贮存在语言文字符号或言语活动中的信息或意义。
6.【D】[解析]桑代克的联结理论是根据其对动物的实验结果提出的,其中最著名的是饿猫开迷箱的实验。
7.【B】[解析]略
8.【B】[解析]群体间竞争可以使课堂气氛显得活跃、能激发个人的成就动机、使学生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较好的发现自己尚未表现出来的潜力和自己的局限性。
9.【C】[解析]当学习者面临新的学习情境和问题情景时,学习者如果利用原来的知识和技能获得了新知识和解决了新问题,这种迁移就是顺向迁移。
10.【D】[解析]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产生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具有新颖独特成分产品的一种能力品质,创造性思维是其核心和基础。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1.【A、B、C、E】[解析]所谓正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能促进另一种学习。已有的知识、技能在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得到利用,产生“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这就表现出学习的正迁移。
12.【A、B、C】[解析]布鲁纳分析了学习知识的具体环节,认为学习每一门学科都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即新知识的获得过程、知识的转化过程及知识的评价过程。
13.【A、B、C、D、E】[解析]略
14.【A、C、E】[解析]具有高尚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育和教学艺术是教师获得威信的基本条件。
15.【A、B、C、D、E】[解析]根据伤残的部位不同,残疾儿童又可以划分为感官残疾、肢体残疾、语言残疾、病残和智力残疾五大类。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17.【孔子】
18.【应用智力法】
19.【下位学习】
20.【自我提高内驱力】

四、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1.【√】
22.【√】
23.【×】改正:品德行为问题主要出现在青少年时期(13—15岁)。
24.【×】改正:变式是重要的,但在教学中也不可过多地运用。变式的成效并不取决于运用的数量,而在于是否具有广泛的典型性,能否使学生在领会科学概念时,摆脱感性经验和片面性的消极影响。教师在运用变式时,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思考,才能使变式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5.【×】改正:强化物出现在反应之后。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答:
教育心理学的指导思想跟其他心理学分支一样,都是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中关于普遍联系、动态发展、矛盾统一以及质量互变等基本观点对开展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都起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则包括:
(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4)教育性原则。
27.答:
(1)教学目标分析。
(2)情景创设。
(3)信息资源设计。
(4)自主学习设计。
(5)协作学习环境设计。
(6)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7)强化练习设计。
28.答:
(1)创设一个民主、开放的学与教的环境。
(2)培养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3)鼓励学生进行独创,敢于标新立异。
(4)积极开展创造性活动。
(5)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6)培养创造性的个性。
29.答:
(1)品德心理结构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2)品德心理结构各成分具有层次性。
(3)品德心理结构各成分发展的顺序性、连续性。
(4)品德心理结构发展的阶段性。
(5)品德心理结构发展的多端性。
30。答:
(1)现代生命观、现代健康观、现代教育观都对心理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成为时代赋予的任务。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避免各种突发事件,维护社会安定,学校正常运作,学生家庭幸福的需要。
(3)注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证学生正常健康发展的需要。
(4)注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需要。
(5)注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社会变动时期的需要。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小题10分,第32小题15分,共25分)
31.答:
(1)创造性训练的一般技巧:
①创设适宜的条件。
②采用发散式提问模式。
③摆脱习惯性思维。
④通过自我知晓增进创造。
(2)创造力训练的具体技巧举例:
①缺点列举训练。
②希望点列举训练。
③图形想象训练。
④联想训练。
⑤展开性思维训练。
(3)奥斯本一帕内斯创造性问题解决方案,其基本步骤如下:
①发现目标。
②发现事实。
③发现问题。
④形成想法。
⑤发现解决办法。
⑥接受发现。
32.答:
根据促进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条件,可以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1)展开新策略:在程序性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向学生演示程序操作的展开的、完整的、精细的过程,以帮助学生明确操作程序及其步骤。
(2)变式策略:变式是促进概括化的最有效的方法。变式的运用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要主要选择典型的、特殊的变式。
(3)比较策略:比较是指在呈现感性材料或例证时,与正例相匹配呈现一些较易混淆的典型反例,以促进分化的顺利进行,并提高其准确性。
(4)辅助辨别策略:教师运用一些特别的辅助方法来增强学生对符号模式、规则等的记忆和辨别。
(5)练习和反馈策略:教师设置的联系应该数量充分,难度多样,安排合理。在学习之初练习的速度要慢,问题要精,具有典型性,一次联系的时间不宜过长,采取短间隔分散联系较为合适。
(6)条件化策略:任何知识的学习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在适当的条件下正确运用。
(7)分解性策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将完成某类任务的完整思维过程分解成几个阶段,总结并训练学生掌握每个阶段上的最佳运算方式和可能运算方式,再将它们连贯起来。
应该指出的是,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教学策略与促进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其实有很多相通之处,有些也是可以通用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