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教师资格2013年《中学教育学》冲刺试题及答案四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
A.学校教育制度
B.高等教育制度
C.社会教育制度
D.国民教育制度
2.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3.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四书》指的是( )
A.《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B.《学记》、《中庸》、《论语》、《孟子》
C.《大学》、《中庸》、《春秋》、《孟子》
D.《诗经》、《论语》、《春秋》、《大学》
4.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教育因素
D.个体主观能动性
5.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 )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D.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6.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的三个特征是( )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7。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 )
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8.《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 )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B.启发性教学原则
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D.巩固性教学原则
9.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 )
A.遗传的相互作用
B.成熟的相互作用
C.环境的相互作用
D.教师的相互作用
10.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 )
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
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
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
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11.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12.课程体系中所包含的各种课程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形态,称为( )
A.课程计划
B.课程结构
C.课程目标
D.课程标准
13.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14.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布置作业
D.成绩评定
15.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集体舆论是指( )
A.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
B.班主任所提倡的言论和意见
C.集体中所有人都一致同意的言论和意见
D.集体中优秀分子的言论和意见
16.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 )
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17.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
18.《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 )
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9.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 )
A.将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B.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C.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
D.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20.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 )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C.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21.一般认为,在奴隶社会初期出现的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_________是实体化教育的重要标志。
22.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_________,“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23.教育目的是一个由多层次构成的体系,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以及_________。
24.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_________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25.“久居兰室不闻其香,久居鲍市不闻其臭”,所揭示的对人的发展起影响作用的因素是_________。
26.在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创始人_________是主张“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
27.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美国学者斯克里文提出了_________评价模式,即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
28.萌芽于16世纪、兴起于17世纪,经夸美纽斯总结、改进和理论升华的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____。
29.在如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上,现代教学论强调教与学二者的辩证关系,认为教师主导作用应与学生的_________结合。
30.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_________、激励作用和评价作用。
31.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和一定的_________。
32.反观我国的教育实际,“放任一自流”型师生关系微不足道,一统天下的仍然是具有久远历史的“命令—服从”型师生关系,而“_________”型师生关系尚处在不断建构之中。
33.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_________。
34.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因此,“学校课程”也称“_________”。
35.班级管理的主要模式有:常规管理、平行管理、_________和目标管理。
36.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了要探索儿童的_________,即判断儿童的现实水平和潜在水平。37.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_________,这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8.综合型策略是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综合展开的教学策略。近年来,综合型策略的改进出现了两个主要的取向,即教师主导取向和_________。
39.被称为“叛逆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_________阶段。
40.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班主任的_________和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五个因素及其作用。
42.简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43.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
44.简述启发性原则的含义及贯彻的基本要求。
45.简述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
46.论述德育过程是学生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A 4.D 5.B 6.D 7.B 8.A 9.C 10.D 11.C 12.B 13.A 14.B 15.A 16.C 17.B 18.C 19.C 20.D

二、填空题
21.学校
22.文士学校
23.教师的教学目标
24.自我意识
25.环境
26.杜威
27.目的游离
28.班级授课制
29.能动性/主体性
30.导向作用
31.研究能力
32.民主—平等
33.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34.校本课程
35.民主管理
36.最近发展区
37.导生制
38.学生自学取向
39.初中
40.职权影响力

三、简答题
41.个体身心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主要是受遗传素质、成熟、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实践活动的影响。这五个方面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交织,共同作用于个体的发展。
42.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包括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学科的发展脉络以及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43.一堂好课的标准包括: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
44.启发性原则的含义: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45.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
(1)了解学生个人;
(2)了解学生的群体关系;
(3)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方法:
(1)通过阅读学生的有关材料来了解学生;
(2)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从各个侧面间接了解学生;
(3)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

四、论述题
46.(1)知指品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的认识及其对人们思想行为是非善恶的判断和评价;情指品德情感,是指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关系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体验;意指品德意志,是指人们利用自己的意识通过理智的权衡作用,去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行指品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品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做出的反应,是实现内在品德认识和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的品德动 机的外部表现。
(2)一般说来,人的品德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形成发展的。因此,培养学生品德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认识、陶冶情感、锻炼意志、培养行为习惯。知、情、意、行之间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影响、渗透、促进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应在知、情、意、行几方面同时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以促进学生品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全面和谐发展。有的班主任根据自己的德育经验,把德育工作的一般进行步骤总结概括为晓之心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句话,这是符合德育过程规律的。
(3)学生品德知、情、意、行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具有不平衡性。由于学生品德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性和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性,因而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具有多种开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培养行为习惯开始,或从陶冶情感开始,或从锻炼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
(联系实际略)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