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教师资格2013年《中学教育学》冲刺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教育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活动( )
A.传承文化
B。培养人
C.传递生产知识
D.传递生活经验
2 《学记》中主张“学不躐等”,即教学要遵循的原则是( )
A.因材施教
B.启发诱导
C.循序渐进
D.知行统一
3 二十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 )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洛克的《教育漫话》
D.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4 教育目的的制定,教育经费的分配,教育内容的规定,教育行政人员和教师的任命、聘用等,反映了政治经济制度决定( )
A.教育的领导权
B.受教育的权利
C.教育的目的
D.教育的独立性
5。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这是中国古代什么观点的代表(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人本论
6. 教育具有的特殊功能是( )
A.社会性规范
B.即时价值
C.延时价值
D.加速个体发展
7.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与社会活动相结合
C.受教育者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D.教育与综合实践相结合
8. 以下哪一项不是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权( )
A.生命健康
B.人身安全
C.心理健康
D.人格尊严
9. 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 )
A.生动活泼发展
B.个体发展
C.自主发展
D.人格发展
10.在培养目标上,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必须( )
A.同中有异,重点突出,特色鲜明
B.异中有同,特点突出,差异鲜明
C.标准统一,重点突出,特色各异
D.同中有异,个性突出,特色鲜明
11.教学在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优良道德品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教学始终具有( )
A.思想性
B.活动性
C.教育性
D.渗透性
12.苏格拉底著名的“产婆术”符合哪一条教学原则( )
A.因材施教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直观性原则
13.课外辅导是上课的必要补充,教师除了给学生补课外,对辅导工作的总的要求一般是( )
A.教师直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B.启发学生自己找到解决疑难问题的门径
C.把辅导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
D.要求学习好的学生对有困难学生进行辅导
14.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 )
A.教学组织形式
B.教学途径
C.教学结构
D.教学方式
15.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社会教育现象。请辨别以下哪一项不是德育所具有的特性 ( )
A.社会性
B.历史性
C.统一性
D.继承性
16.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我们称之为( )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7.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是贯彻了哪一条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一致性、连贯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8.德育方法中的说服法包括( )
A.讲解、谈话、报告、参观
B.讲解、谈话、讨论、参观
C.讲解、谈话、示范、参观
D.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
19.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我们称之为( )
A.班级常规管理
B.班级平行管理
C.班级民主管理
D.班级目标管理
20.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取决于三个方面,以下哪一项不是( )
A.班主任自身对教育工作的情感体验
B.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能力
C.班主任的权威、地位和职权
D.高度发展的控制自己的能力

二、填空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的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__________的过程。
22.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__________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23.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是教育再生产劳动力:二是教育__________。
24.传统的学校教育是“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教育,网络教育却是__________的教育。
25.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主要受到遗传、成熟、环境和__________的影响。
26.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__________、分组教学制和道尔顿制等。
27.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这意味着儿童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__________。
28.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__________的关系。
29.素质教育倡导__________,强调教育中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注重少数人的发展。
30.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__________的职业。
31.从课程功能角度,可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__________课程。
32.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__________的研究。
33.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它可以分为讲述、讲解和__________三种方式。
34.教学目标,有教学内容的目标,有__________的目标。这两个不同维度的目标并不是互相游离的。而是相互交叉的。测验就是要考查教学是不是实现了两个维度目标的交叉。
35.形式型策略就是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英国教育技术学家渡西瓦尔提出两种基本策略,以教师/学校为中心的策略和以__________的策略。
36.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目标评价模式、__________和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
37.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
38.备课内容包括:钻研教材、__________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39.德育的模式有认知模式,__________,社会模仿模式等。
40.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2.教学的一般任务。
43.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44.课程实施的过程结构。
45.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
46.有个初三的学生,英语考试得了97分,本以为老师会表扬他.没想到老师却对家长说: “你儿子考了97分,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另一个学生平时成绩不好,这次考了一个95分,自家也不高兴,因为有个平时成绩比他好的同学这次考了92分,老师批评这个同学时说: “某某都考了95分,你为什么不能考好?”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有意或无意制造了大量的自卑者。请用教学中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学生和教师的关系等理论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C 3.D 4.A 5.A 6.D 7.A 8.D 9.C
10.A 11.C 12.C 13.B 14.A 15.C 16.B 17.B 18.D
19.A 20.C

二、填空题
21.非制度化
31.实践性
22.教育问题
32.学科
23.再生产科学知识
33.讲演
24.开放式
34.心理操作和发展
25.个体实践活动
35.学生为中心
26.班级授课制
36.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27.独立的倾向
37.知、情、意、行
28.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38.了解学生
29.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
39.体谅模式
30.个体社会化
40.最基层的行政组织

三、简答题
4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受教育者的观念。
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的质量。
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42.(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43.学科素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该学科相关的知识。了解学科发展脉络。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专业素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44.第一,安排课程表。
第二,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
第三,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
第四,确定相应的教学模式。
第五,对具体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和结构进行规划。
第六,组织并开展教学。
第七,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45.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
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

四、论述题
46.(1)学生享有身心健康权和人格尊严权。
(2)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是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有知识上、智力上的影响,更有思想和人格上的影响。
(3)教师管理上的专制、权威导致学生的被动和消极态度,只会制造大量的自卑者。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