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3年小学教师资格模拟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1.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

  A.面向全体

  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该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是(  )

  A.赫尔巴特

  B.裴斯泰洛齐

  C.洛克

  D.杜威

  3.被誉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是(  )

  A.斯密斯

  B.泰勒

  C.科尔伯格

  D.皮亚杰

  4.下列(  )是要素主义理论的倡导者。

  A.布鲁姆

  B.赫钦斯

  C.柯南特

  D.麦克拉伦

  5.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以感觉为基础发展心灵中的观念,培养能自我管理的人”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卢梭

  C.裴斯泰洛齐

  D.洛克

  6.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具有(  )

  A.阶级性

  B.生产性

  C.等级性

  D.相对独立性

  7.对民办学校重大问题拥有决策权的是(  )

  A.校长

  B.教职工代表大会

  C.学校工会

  D.学校董事会

  8.(  )的基本形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

  A.练习法

  B.实验

  C.实习作业法

  D.参观法

  9.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是(  )

  A.班主任

  B.班委会

  C.共青团

  D.少先队

  10.“美育”一词最早是在《美学书简》中提出的(  )

  A.培根

  B.康德

  C.席勒

  D.卢梭

  11.“课堂讨论使学生意识到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有意义的选择形成自我概念”,是源于(  )哲学理论给教育带来的影响。

  A.唯心论

  B.实在论

  C.实用主义

  D.存在主义

  12.舒尔茨推算出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 (  )

  A.33%

  B.25%

  C.66%

  D.70%

  13.文化传承的主要手段是(  )

  A.生物遗传

  B.选择经验

  C.社会实践

  D.教育

  14.教育能推进科学的(  )

  A.全面化

  B.制度化

  C.体制化

  D.系统化

  15.教育目的要回答的一个根本问题是(  )

  A.教育的方向

  B.教育为谁服务

  C.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D.教育怎样培养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6.宋代以后,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__________。

  17.人的__________是人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18.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成为现实性取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和__________的相互作用。

  19.教师所需具备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学科专业素养和__________。

  20.我国规定少年儿童合法权利的主要有关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__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21.基础型课程是一种注重学生__________能力培养的课程。

  22.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__________的统一过程。这是最早的关于教学过程思想。

  23.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表现在间接性、__________、简捷性、交往性等方面。

  24.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启蒙思想家__________,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爱弥尔》书中。

  25.课程标准一般由__________部分、正文部分和其他或附录等几部分组成。26.“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__________。

  27.班主任建立学生档案一般分四个环节:收集、整理、__________和保管。

  28.心理成熟则以独立思考的能力、较稳定的__________和个性的形成为标志。29.课外活动的主体是__________。

  30.课堂教学方法有多种,其中,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手段来引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被称为__________法。

  31.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__________。

  32.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3.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__________。

  34.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__________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35.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是__________,它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础组织。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有5道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36.一名合格教师所应具备的良好的个性品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37.简述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作用。

  38.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哪些?

  39.班级管理的功能是什么?

  40.简述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四、论述题(本大题有2道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41.试述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42.试述如何培养班集体?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B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精析】A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 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他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3.【精析】B泰勒被誉为“课程评价之父”。

  4.【精析】C要素主义理论的倡导者有马格莱、科南特等。要素主义理论认为,教育的各方面必须从最小的基本因素出发在相互作用中进行。该理论认为在各种教育、教学过 程中,在各门学科中,都存在着一些最简单的要素,教育、教学过程必须从这些简单的要 素开始,逐渐转移到复杂的要素,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的和谐发展。

  5.【精析】C 裴斯泰洛齐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以感知觉为基础发展心灵中的观念,培养能自我管理的人”。

  6.【精析】D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教育要受其他社会形态意识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7.【解析】D 民办学校的内部领导体制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董事会是学校的决策机构,对学校重大问题拥有决策权。

  8.【糟析】C实习作业法:是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课内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已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其基本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

  9.【精析】B班委会是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

  10.【精析】C最早把美育作为一个独立范畴提车来的是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著名诗人、 美学家席勒。席勒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人康德的美学思想,提出了审美 教育的问题,他的《美学书简》是世界第一步美学宣言书。

  11.【精析】D人本主义的课程与教学观点立足于“以人为本”的宗旨,存在主义现象学之 上,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

  12.【精析】A舒尔茨推算出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

  13.【精析ID文化传承的主要手段是教育,教育具有大规模、高效率的特点。

  14.【精析】C教育的科学技术价值表明教育可以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15.【精析lC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对教 育所要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所以,教育目的要回答的是“教育要培养什 么样的人”这样一个根本问题。

  二、填空题

  16.四书五经 17.遗传素质

  18.个体与环境 19.教育专业素养

  20.义务教育法 21.基础

  22.学、思、行 23.引导性

  24.卢梭 25.说明

  26.创造性 27.鉴定

  28.自我意识 29.学生

  30.演示法 31.教育教学权

  32.入学条件 33.孟子

  34.德育内容 35.班集体

三、简答题

  36.教师所应具备的良好的个性品质包括:

  (1)情绪稳定、性格开朗、兴趣广泛。教师应该情绪乐观、稳定、兴趣广泛,对他人富有同情心和责任心。

  (2)有较强的自信心、坚定的意志和积极的进取精神。首先,教师应相信通过自己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一定能提高教育质量,获得成功。其次,教师要有主动进取的精神,发挥自己的潜能。

  (3)善于合作,兼容并包。教师工作是个体性和协作性的统一,教是要善于合作,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37.课程标准的作用:课程标准是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标准,是国家领导和监督学校教学工作的依据。教师必须全面透彻掌握课程标准的内容、体系和精神实质。此外,教师还应该了解相近学科的课程标准,以保证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和衔接。

  教科书的作用:教科书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同时也是学生阅读课外读物,进一步扩大知识领域的基础。教科书也是教师教学的基本材料,为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检查评定学生成绩提供了依据。

  38.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主要有: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每一堂课都有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师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不同,选择的教学方法也不同;

  (3)学生年龄特征。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不同,他们的知识准备程度和个性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水平。因此,必须根据不同年龄特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有些方法需要较长的时间,有些方法对教学设备的要求较高;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这些因素也制约着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

  39.班级管理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班级组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更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因此,设计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是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共同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和健康的班级风气,是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班级管理的重要功能就是不但要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工作自治的人,而且要帮助学生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获得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这对于促进学生的人格成长是极其重要的。

  40.(1)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之间: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都是由国家规定,都是对教育的基本要求,都是全国必须统一执行的。教育方针是对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定,它包括对教育性质和方向、教育目的和实现教育目的基本途径等总的要求;教育目的仅是对人才的质量标准和培养规格的专门规定。因此,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虽然在学术上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有严格区别,但在实际中两者经常通用。

  (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区别: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即无论何级教育、何类学校,都要按照这个总要求培养人;而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目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联系: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建立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而教育目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实现。一个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唯一的,培养目标却是多种多样的。

  四、论述题

  41.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如下: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素质教育有别于应试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但每一个学生都有个别性,因此,教育还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素质教育强调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既充分重视学生共性的发展,又要求重视学生个性的多样性,从而把学生的差别性显示出来并加以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具有高度自主性、独立性与创造性的人。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薪精神为重点的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这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培养创新能力是教育活动的根本追求,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42.班集体并非自发形成,须由班主任以及各方面教育者合作进行耐心组织和精心培养。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个班集体只有具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使班级成员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保持统一,才能推动班集体的发展。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班级发展的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都会有一批团结在教师周围的积极分子,他们是带动全班同学实现集体发展目标的核心。因此,建立一支核心队伍是培养班集体的一项重要工作。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的生活准则以及一定的活动节律。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班集体是在全班同学参加各种教育活动中逐步成长起来的。而各种教育活动又可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为集体出力并显示自己的才能。设计并开展班级教育活动是班主任的经常性工作之一。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反映。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同化、激励的作用,是形成、巩固班集体和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