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下半年高中政治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总)

 高中思想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

  


blob.png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哲学思想、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到现在我们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人们探讨哲学已经几千年了,也因此出现了不同的哲学流派,他们往往会抱着某个问题争论不休,从而使得哲学领域出现“百可争流”的思想,但哲学家们争来争去,最终都要回答一个共同的基本问题,从而将思绪纷繁的哲学派别化为两大对立的阵营,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我们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课堂探究: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我们能不能从中找出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

  探究提示: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如宇宙、人生、思维等,但是贯穿于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思维与存在也可以用“意识和物质”两个词语进行替换。

  教师:大家想想,你觉得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它们谁决定着谁?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提问:物质和意识,谁为“第一性”?到底是谁决定谁。

  根据学生们的不同回答,教师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同学们对这个问题有两种看法。凡是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的,我们说它是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意识决定物质的,我们认为它是唯心主义的。这样哲学就分成了两大阵营。

  教师追问: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我现在和大家谈宇宙飞船、航空母舰、高铁动车的时候,大家脑海中是不是会大体浮现出它们的形象啊?比如航空母舰体积非常大,可以运载飞机火箭等。这些想象就是我们哲学上说的意识。如果我现在跟秦始皇、汉武帝讨论这些,他们得脑海中会有这样的反映吗?

  从这里看,大家觉得是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呢?是谁决定谁呢?

  学生回答: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教师提问:“同一性”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说的意识能否正确认识物质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大家的观点是什么呢?

  学生思考回答,老师点评总结:根据我们班同学有三种看法,认为意识可以正确认识物质的,属于可知论者;凡是认为意识不能正确认识物质,属于不可知论者。当然也有些同学是两者观点都有,这种同学我们把他称为不彻底的不可知论者。

  教师提问: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庄周梦蝶。

  睡着了会做梦,这是一种很平常的现象。正常人都能分清楚梦和现实,不会把它们混淆起来。如果有谁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继续把自己当作蝴蝶,张开双臂整天在花丛间作飞舞状,大家一定会认为他疯了。然而,两千多年前有一个名叫庄周的中国哲学家,有一回他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究竟是刚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呢,还是现在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

  这么看来,庄周提出的问题貌似荒唐,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问题。这个问题便是:我们凭感官感知到的这个现象世界究竟是否真的存在着?庄周对此显然是怀疑。在他看来,既然我们在梦中会把不存在的东西感觉为存在的,这就证明我们的感觉很不可靠,那么,我们在醒时所感觉到的我们自己以及我们周围世界的存在也很可能是一个错觉,一种像梦一样的假象。但是庄子的本意却是由此进一步推理,得出人实际上是不可能认识这个世界的一种哲学理论。这就是不可知论。

  环节三:巩固提高

  课堂练习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 B.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

  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D.唯物和唯心的关系问题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

  A.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B.是否承认思维反映存在

  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正确认识的 D.是否承认人能不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其中,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作业:课下搜集一些不同派别哲学家的一些名言,能够体现其哲学思想。下节课和同学分享。

  【设计板书】

  略

  【答辩题目解析】

  1.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别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个方面设计。

  【知识目标】

  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

  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问题。

  【能力目标】

  学生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观点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本课学习、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2.你的难点是什么,如何突破的?

  【参考答案】

  本节课的难点是理解为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了情景教学与学生的独立思考相结合的方法,力争让我学生能够理解。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原因有两个方面:(1)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结合教材内容,我会列举以下的例子:11月31日我将请全班同学吃雪糕,吃完后再去肯德基大吃一段,之后再到卡拉ok唱通宵。这其实是不切实际,因为11月并没有31日。因此,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它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因为不同的回答,直接决定着哲学的不同发展方向。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通过举例和学生的自主思考,可以解决这一教学难点。

 高中思想政治《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blob.png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多媒体分别展示:购买奥运纪念品、写信反映校门口的交通状况、免费参观博物馆等图片,请学生感受这些分属于我们生活的哪些领域,并思考这些领域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进而导入新课: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教师针对导入时多媒体展示的图片讲解:购买奥运纪念品这种经济活动和奥运会这一文化活动密不可分,而一国能够承办奥运会又和自身的综合国力、国际政治影响力不无关系,但所有的这些都是由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活动一:在此基础上,请同桌之间任选导入中的其余两个案例或生活中自己熟悉的案例进行讨论,分析案例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情形。在讨论和分析的过程中,注意结合高一所学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内容。

  随后请学生代表进行作答,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师生最后总结得出:在社会生活的这三个领域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二)文化反作用

  活动二:教师多媒体出示图片及文字材料:

  1.欧洲中世纪的宗教思想和制度对当时欧洲各方面的影响和制约;

  2.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对于五四运动以及后期中国社会的影响;

  3.《习近平用典》段落摘引。

  学生前后四人一组进行讨论:案例中表现出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哪些不同影响?这些不同影响又可以分为哪些不同的类型?

  学生讨论后,各组派代表作答,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补充,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

  1.先进、健康文化促进社会发展;

  2.落后、腐朽文化阻碍社会发展。

  环节三:巩固提高

  有人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

  请学生结合本课所学知识,思考后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通过评析认识到文化虽然由经济、政治决定,但并非简单的是前二者的派生物和附属品,文化又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根据本框的内容特点及学生学习的特点,请学生代表结合教师板书及自己的笔记,对本课所学进行总结,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作业:1.课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析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国当前社会的影响,并形成书面结论,下节课分享;

  2.预习下节课,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板书设计略

  【答辩题目解析】

  1.请说一说在本课中设置了什么样的学生活动,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为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技能,我在本课设计了如下活动:

  活动一:在此教师结合导入案例讲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基础上,请同桌之间任选导入中的其余两个案例或生活中自己熟悉的案例进行讨论,分析案例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情形。在讨论和分析的过程中,注意结合高一所学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内容。随后请学生代表进行作答,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师生最后总结得出正确结论。

  这一活动可以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适当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并且结合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案例,

  让学生可以把对于生活中感性的认识和理解上升到理性认识,加深对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理解。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活动二:教师多媒体出示图片及文字材料:

  1.欧洲中世纪的宗教思想和制度对当时欧洲各方面的影响和制约;

  2.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对于五四运动以及后期中国社会的影响;

  3.《习近平用典》段落摘引。

  学生前后四人一组进行讨论:案例中表现出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哪些不同影响?这些不同影响又可以分为哪些不同的类型?

  学生讨论后,各组派代表作答,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补充,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

  这一活动能够锻炼学生从案例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提升他们的交流和合作能力。同时,这样的授课方式能够改变旧有的枯燥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能够更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能够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

  2.请举例说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参考答案】

  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领域。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的顺利申办就是经济、政治、文化三者关系的典型体现。我国能成功举办08年奥运会,并且能顺利申办冬奥会,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我国的经济得以健康、快速发展,在此基础上综合国力以及国际政治影响力迅速提高,所以才能顺利申办此类文化活动和赛事。而此类文化赛事的成功举办或者申办又能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也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扩大内需,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

 高中思想政治《联系的客观性》

  


blob.png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温故知新导入。

  导入实录: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完了关于联系的含义及联系的普遍性基本特征的相关知识。下面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那么在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主观臆造的联系,没有认识到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那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联系的第二个基本特征:客观性。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展示一组图片:“喜鹊报喜,乌鸦报丧”、“算命大师看手相”、“4就是死,8就是发”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联系在生活当中很常见,大家想一想这些联系是客观存在的吗?(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回答)

  师生归纳总结: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不能主观臆造联系。

  (二)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对比分析: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举例:“互联网+”)

  教师引导:自在事物的联系是指人类产生之前世界上就存在的联系,而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产生之后,通过人的客观物质性实践活动,根据固有联系建立起来的新的联系。

  提问:请大家小组讨论:生活中哪些联系属于自在事物的联系,哪些属于人为事物的联系?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大家都举了很多的例子。生活中上到宇宙星辰的运转,下到沧海桑田的变迁都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而我们周围也存在着很多人为建立起来的新联系。但是这里大家一定要注意一点,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三)方法论

  过渡:既然我们知道了联系的客观性,那么我们生活中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请大家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归纳。

  师生归纳总结: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不能主观臆造联系,但是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起新的联系。

  环节三:巩固提高

  播放视频:“互联网+”工程

  请学生思考并回答:“互联网+”工程属于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

  (学生思考,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互联网+”是通过互联网这一平台根据传统产业中固有的联系建立起一种新的商业业态的现象。比如“传统集市+互联网=淘宝”、:“传统交通+互联网=滴滴打车”等等。这的确是人为事物的联系,但是它也是客观的,并没有改变原有传统产业内在的客观联系。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

  环节四:小结作业

  今天的内容我们就学习完了,大家回去以后上网搜集一些可以运用联系的客观性观点来分析的时政热点。下节课我们一起分享。

  板书设计略

  【答辩题目解析】

  1.自在联系和人为联系的区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

  事物的联系就其与人类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在事物的联系,一类是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中的种种联系是指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的联系,人为联系指在人类实践活动范围内由人们按照一定目的、计划或方案而形成或建立的联系,尽管这些联系呈现“人化”的特点,渗透着人的目的性、能动性,但并没有改变或者取消联系的客观性。这些“人为联系”只是人们依据客观联系创造条件,改变了联系的具体形式。

  2.教学过程中你运用了什么教学方法?

  【参考答案】

  情境教学法指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以形象为主题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创设的情景一般包括生活展现的情境、图画再现的情境、实物演示的情境、音乐渲染的情境等。在学习“联系的客观性原理”时,我采用了情境法教学,展示了一组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的生动图片,学生更容易从日常生活中理解联系,区分自发联系和人为联系。

  “讨论法”是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意在克服以死记硬背为特征的一切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封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分小组讨论找出生活中哪些是自发联系,哪些是认为联系,通过举例让学生对知识点理解更加深刻,另外运用了讨论法,将学生个体的独立学习变为集体的学习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集思广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多学习交流欢迎加入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群:山东教师资格考试3群

0基础第一次参加面试,如何备考?点击查看:亿师学面试课程



017下半年高中政治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总)"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网公众号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