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期:非师范生的笔试备考漫谈

  说起教师,首先出现在我脑海当中的就是那首“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歌曲中的教师,放飞希望,写下真理,画出彩虹,奉献自己。每一句歌词,每一段曲谱,都会触动我内心深处对教师的敬爱,对成为一名教师的渴盼。

  然而待到步入大学,我成为了一名非师范类二本院校大学生,但心中的教师梦依旧是心中不变的印记。终于到了大三,逐字逐句的念着笔试公告中的报名要求,欣喜地成功报名教师资格证笔试,开始了我的并不顺畅却圆满收束的风雨笔试备考路。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笔试科目。中学阶段的笔试科目分别为综合素质(科目一)、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二)和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三)。对于非师范类考生来讲,科目一和科目三相对来说较为简单,而科目二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在我的笔试征战中,就是科目二使得我初战铩羽而归。接下来我们逐科目分析笔试内容和备考技巧。

  综合素质包含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文化素养及教师基本能力五大板块,看起来繁杂无序,实则自有章程。我们可以看一下历年真题的出题规律,第一大题是选择题,分值2×29=58分,考查范围较广,相关法律法规、师生交流、地理文化、传统诗词、素质教育、字体起源、民族风情、现代教学媒体使用等问题应有尽有,实至名归地考察考生是否具有成为现代化素质教育下的合格教师。在这一部分,建议广大考生通读考试大纲,浏览教材及历年考题,了解和掌握零散知识点,做到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

  第二大题是分析题,分值为14×3=42分,三个板块分别是职业理念问题(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和教师职业道德(三爱两人一终身)以及阅读题。前两题一定要对 “三观”和“三爱两人一终身”的相关内容进行重点识记,同时在答题中要注意“评析”,即评价和分析,回答要以“总分总”的形式进行阐释。阅读题一般都是4+10的分值分配,像中小学时做的语文阅读理解题,认真读文章好好做答,基本上是没什么问题的。如此这般,分析题部分拿高分其实并不困难。

  第三题是重头戏,作文,分值高达卷面总分的三分之一,50分。很多考生认为作文是令人头疼的,不知道怎么布局和发挥。然而实际上,这50分可以认为是白送的。首先读懂材料并加以分析,了解作文内容的大致方向,简单规划一下即可下笔书写。文章建议使用“五段三分式”,以“总分总”的方式进行行文布局,尤其是要时刻谨记,你是一名教师,是一名放飞希望传播真理的教师。作文之后,综合素质的笔试答题就结束了。

  教育知识与能力是让我们非师范生尤其头痛的“大难”科目,基本上可以说我们笔试成败与否就取决于科目二是否通过,为此,我建议在笔试备考中将重点放到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包含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中学课程、中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和发展心理、中学生心理辅导、中学德育以及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几大板块。其中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教育理论、学派观点,以及教育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与联系等)、中学教学(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的概念与应用以及注意的问题)、中学生学习和发展心理(心理发展特征及历程,所对应的教材编制、教学方法、德育方法等方面的体现和应用)和中学德育(德育原则与德育方法的基本概念与应用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是重中之重,是每年笔试的必考点。

  试卷布局为选择题2×21=42分,辨析题8×4=32分,简答题10×4=40分,材料分析题18×2=36分。选择题考点冗杂繁琐,但一般多见于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以及中学教学和学生心理的部分内容。辨析题、简答题是考生觉得最易丢分最难掌控的部分,因为理论性较强,发散性较差。初战过后,我将其戏称为“不会就只能写个‘解’的难题”。笔试二战之后我发现这里实际上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辨析题或对或错,对则说明,错则更改。谈及错因,无疑是张冠李戴、范围缩扩、是非颠倒等几种类型,考生在对科目二进行复习时,一定要明确概念,分清主次,简单部分了解,重点部分识记。简答题则是对重点概念内容的熟识与掌握,答题时建议有条不紊,工整列写。材料分析题则是在材料中搜集有关信息,分别对应于问题中的相关知识点,并对其进行归纳解释,评析一下材料(材料中…体现了或者违背了…),整合一下知识点,展望一下未来(我们应该学习或避免…如果我是教师…)进行答题收束即可。这一部分的考试出题范围基本锁定在重点章节。

  教育知识与能力确实是非师范生笔试备考中的一大难题,但并非是难以克服的。换言之,如果重点难点处理得当,备考方式行之有效的话,非师范生考个高分也不在话下。

  至于科目三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的笔试备考,鉴于考生已经做好成为某个学科的教师的选择,就一定对该学科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这里就不再赘述。但是我相信,既然你选择了某个学科,说明你是有一定的自信能够胜任这个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师资格证的笔试之路,你一定可以顺畅的走下去。

  我的笔试备考已经取得了圆满的结果,我的面试征程已然拉开序幕。亲爱的非师范考生们,我们并不孤单,因为在成为教师的征途中,有你我并肩作战!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