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期:书山有路勤为径

  得知我的笔试通过之后,有人说我很幸运,其实不然,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幸运也一样,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

  我是一个已毕业三年的师范生,在校时申请了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师资格证,今年再次报名参加了小学数学的教师资格证笔试,笔试结束后,看到好多人吐槽试卷难,考点偏,对此,作为师范生的我,有不同的看法。

  综合知识没有侧重点,复习犹如大海捞针,试卷不难,只是涉及面广,这时候就看谁平时的积累多了,厚积才能薄发。我主要想谈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这门科目涉及了很多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而教育学、心理学是师范生的必修科目。笔试后议论最多的就是“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很多人对此一无所知,但这在师范生的学习中是必修知识,所以我认为这并不难。“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记忆是有诀窍的,大脑对应“数学逻辑”智能,耳朵听“音乐”智能,嘴巴说“语言”智能,四肢进行“身体运动”智能,身体处在“空间”智能,与他人交流的“人际”智能,对自己的“自我认知”智能,对外界的“自然认知”智能。通过这种方法记忆,即使我已毕业三年,提取记忆时有所偏差,也不至于一无所知,这道题并没有成为我的拦路虎。

  虽然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看似琐碎凌乱,但只要方法得当,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就能事半功倍。比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刚接触这个知识的时候,我也采取过强记的方法,但收效甚微,隔一段时间就忘记了。直到有一天看了一个视频,里面介绍了借助西游记当中的人物进行记忆的方法:猪八戒整天想着吃,正是最基本的“生理”需要;沙僧需要的是“安全”;白龙马遭遇背叛,需要“爱和归属感”;唐僧需要别人的“尊重”;而无法无天的孙悟空渴望“自我实现”。看似毫无关联的两个事物,却帮助我们轻松的记住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而且记忆深刻。

  “先理解,后记忆”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上学时,学到感觉适应,有位同学对于明适应、暗适应和感受性降低或升高的关系总是搞不清楚,他认为明适应感受性升高,暗适应感受性降低,不明白为什么结论恰恰相反。我跟他说:明适应是进入一个亮的环境,我们不需要费劲就能看到事物,所以感受性降低;暗适应则相反,我们进入一个暗的环境,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看到事物,所以感受性升高。这么一说,这位同学瞬间明白了。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对于师范生而言,只要平时学习的时候真正理解并掌握了所学知识,相信大家都能过关;对于非师范生而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厚积薄发,一击即中。最后建议大家认真备考,不要存在侥幸心理,毕竟学习没有捷径,勤奋就好。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