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风范】第2期:陶行知

【先生风范】第2期:陶行知

  在中国教育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教育家,他们为推动中国教育事业进步鞠躬尽瘁,也成为教师资格考题的常客。为了缅怀故人、学习先辈,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网官方微信推出《先生风范》系列专题。今天是第2期,我们一起走进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他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学生,战乱年代他却选择回到贫困落后的中国开展乡村平民教育并立下宏愿要筹措100万元基金,征集100万位同志开设100万所学校,改造100万个乡村。这就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陶行知。
  创办晓庄师范 为农民烧心香
  1917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完成学业的陶行知拒绝了校方请他继续留学深造的邀请,踏上了回国的轮船。在归途中,他和同学们说:“我的志愿是要使全国人民有受教育的机会。” 陶行知归国之际正值国内兴起五四新文化运动,他马上以巨大热情投身教育改革,并决心改变只为上层统治者服务的办学方式,用平民教育为“中国教育寻觅新的曙光”。
【先生风范】第2期:陶行知
1917年陶行知(右一)在哥伦比亚大学与胡适(左二)等人合影
  然而,以他一个人的力量,何以能肩负起改造落后农村的重任。四万万同胞中,百分之八十五生活在贫困无知的农村,七千多万儿童失学。陶行知想到了“师范教育”,他主张“到民间去”,打算培养一大批和他理想一样、思路一样的教师。
  一次,他得到了一万多元稿费,拿回家锁在柜子里,承担着所有家务的妹妹看见了,问他:“家里有老有小,钱也不多,能不能留1/4给家里用?”陶行知却说,“我要去南京劳山脚下办晓庄师范,这钱要作为办学的经费。我们家虽穷,粗茶淡饭还能维持。中国34000万农民非但没有饭吃,更没有文化。用这钱去办学校,是为农民烧心香,是尽我们的绵薄之力去帮助他们。你在家里省着点用,算是帮我去办大事吧!”
熊浩演讲《万事师表》
  于此同时,在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捐赠下,1927年3月15日,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在南京郊外的一个山村举办了开学典礼。中国近代教育史由此掀开了新的一页。
  陶行知有意将“小庄”的“小”改成了“晓”,荒郊野地也因此成了“天亮的地方”。晓庄学校不招收“少爷、小姐”,也不要“文凭和书呆子”。陶行知亲自担任校长,脱去西装,穿上草鞋,和师生同劳动、同生活。他认为,在贫困的乡村经历此番锻炼,培养出来的教师才会对农民有感情,才可以造就既适应贫困的农村又能以知识来改造农村的“导师”,所以“劳动创造的生活”成了晓庄师范“每天的课程”。
  于人有益,牛马也做
  可惜,在战乱年代,晓庄实验乡村师范学校成立仅仅三年便被蒋介石政府封闭。但即使这样,陶行知依旧在坚持其所倡导的乡村教育。1939年7月20日,陶行知创办起育才学校,培养难童中的人才幼苗。他把行乞兴学的武训作为育才师生的榜样:“一世到老,四处奔波,为了苦孩,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
  令人欣慰的是,育才学校当时聚集了许多文化名人和艺术家,这也保证了为新中国的建设培养一批优秀人才,著名的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陈贻鑫就是育才学校的学生。如今,这位年过八旬的老教授谈到当年在育才学校的成长,以及陶行知四处为学生们寻求衣食的故事,还是压不住内心的激动老泪纵横。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在教育实践中,陶行知感到旧的教育实践和理论是不可能创造人民幸福的,因此不仅要提倡新教育,还要建立新的教育理论,要教民众做主人,教育人服侍农人和工人,而不教人吃别人。陶行知明确提出“一切所教所学所探讨,为的都是人民的幸福。”
【先生风范】第2期:陶行知
1945年10月11日,毛主席在重庆机场与陶行知(右一)等合影
  经历了生活的万千磨砺,陶行知终成医治人心的教育巨匠。1946年正值中年的陶行知终于累倒了,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奉献了毕生心血,也实践了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生信条。
【先生风范】第2期:陶行知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中国的乡村教育向何处去?陶行知曾说过:“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它教人乡下往城里跑,它教人吃饭不种田,穿衣不种棉。它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仅有记住尚且不够,或许正如陶行知当初改名的原因,先有行动才可以。
  今天我们的准老师们,能否像陶行知那样,深切地爱着养育自己的土地与同胞,支撑起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顺利推进。无论怎样,我们都希望世上仍有陶行知,中国教育依然有陶行知。

回顶部